1. 兩萬多一斤的普洱茶能喝嗎
根據(jù)茶本身的品質(zhì)好壞如果自身品質(zhì)很高,比如目前很好喝的0562,還有7562(501)(502)雖然很多是在抄做,但是這兩款茶是行家都喝得上的茶拿他們說現(xiàn)在市場價7562 1KG 550RMB而0562一餅也已經(jīng)到300這樣估價的話,30年后會是多少,可以按最低保守估就是30000多元但是我們都知道,這個茶類似古董,所以每年的增值不一定。
如果是散茶那就低的多了,不會超過20000如果自身品質(zhì)再低,那就沒什么增值空間我意思就是自身品質(zhì)越高,增值空間越大,并不是象那些抄做的人說的那樣,所有的茶放上10年都是好茶!
2. 普洱多少錢一斤就能喝了
是真的,50元一斤的普洱茶是熟茶吧,應(yīng)該屬于中低檔。不過光看價錢是看不出茶葉好壞的。
一般第一泡茶是不喝的,只要倒半杯開水先洗洗茶,然后把茶湯倒掉。第二泡茶開始才是喝的。記得一定要用100度的熱水,而且最好用蓋子悶個5-10秒,這是茶湯應(yīng)該顏色均勻了。然后把茶湯倒出來慢慢喝。普洱茶一般可以泡7-10泡,直至茶色或茶味淡了。
3. 一百一斤的普洱能喝嗎
一千一斤的普洱茶質(zhì)量很好。這個價格至少能買到知名山頭大樹春茶級別的,大樹茶都是樹齡超過五十年不足一百年的,自然生長環(huán)境,沒有過多的人工干預,大樹茶具有獨特的品質(zhì)特征,氨基酸、果膠質(zhì)豐富,口感甜潤,苦澀度低,苦澀感在口腔內(nèi)停留時間短,很快會轉(zhuǎn)為生津和回甘,耐泡度高。
4. 兩萬多一斤的普洱茶能喝嗎有毒嗎
滇紅大金針茶貴,市場上滇紅大金針最頂級價格可達5000元到20000元一斤。而在云南鳳牌紅茶旗艦店,一斤500g的大金針相當于1200元左右的價格。紅茶暖胃效果好,不過有人會上火,味道方面紅茶更大眾化,接受面廣。普洱茶更溫和些,不過很多人接受不了它的土腥味,當然熟茶好點。
5. 普洱茶幾十元一斤的怎么樣啊
普洱茶特點:整體偏深褐色,茶湯濃郁,口感香醇
本人喝普洱茶一般在兩百到三百左右。之前也買過幾十塊錢的普洱茶餅,不好喝,不建議。
一般幾十塊錢的茶餅存在幾個問題:1、邊角料制作,泡出來的茶湯里面會出現(xiàn)比較多的碎渣子。粗老枝桿比較多。不耐泡。
2、茶葉存儲不當,有時也會被低價
處理,之前我遇到過普洱茶餅里有過小蟲子,估計儲藏在比較潮濕的環(huán)境變質(zhì),于是果斷重買。
3、加工工藝粗糙,本身商家要考慮到以謀利為主,幾十塊錢的茶加工工藝一般不會進行精細加工。
4、季節(jié)性,普洱好壞和季節(jié)關(guān)系也很大,一般來說夏天的茶味道偏淡,春秋季節(jié)口感濃郁些。
以上基本是優(yōu)劣普洱的差別,沒有高要求的話抖音上幾十塊錢的普洱也能偶爾喝喝
6. 一萬多一斤的普洱
榮寶2010春季拍賣會第288號拍品——清代貢品普洱茶膏,是曾以茶傳情的魯迅和許廣平夫婦共同珍藏數(shù)十年的珍品,原為魯迅和許廣平先生的惟一后人——今年78歲高齡的周海嬰先生所提供。
這批普洱茶膏裝在一個龍紋圖案的黃織錦緞匣內(nèi),共計28塊,總重105.6克這批普洱茶膏于2010年榮寶春季藝術(shù)品拍賣會上以100.8萬元易主,創(chuàng)造了每克近一萬元的拍賣紀錄。
7. 幾萬一斤的普洱茶
要看產(chǎn)區(qū)和陳化的年限,貴的幾萬元,便宜的也要幾千元。千元以下要么是有問題的要么就是假的。
8. 兩萬多一斤的普洱茶能喝嗎知乎
答:普洱茶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。
1、普洱茶簡介:
又名滇青茶,屬于黑茶類,因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,故名普洱茶。普洱茶以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,使用亞發(fā)酵青茶制法,從發(fā)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,成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。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(shù),其飲用方法豐富,既可清飲,也可混飲。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,香氣高銳持久,香型獨特,滋味濃醇,經(jīng)久耐泡,沖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。普洱茶主要產(chǎn)于云南省的西雙版納地區(qū)。該地具有終年雨水充足、云霧彌漫、土層深厚、土地肥沃、無污染等優(yōu)勢。
2、普洱茶歷史發(fā)展:
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,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,云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(jīng)獻茶給周武王,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。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。
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,在其所著《蠻書》卷七中云“茶出銀生城界諸山,散收無采造法。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?!睋?jù)考證銀生城的茶應(yīng)該是云南大葉茶種,也就是普洱茶種。歷史記載說明,早在1100多年前,屬南詔“銀生城界諸山”的思普區(qū)境內(nèi),已盛產(chǎn)茶葉。
宋朝李石在他的《續(xù)博物志》一書也記載了:“茶出銀生諸山,采無時,雜菽姜烹而飲之。”從茶文化歷史的認知,茶興于唐朝而盛于宋朝。
元朝時有一地名叫“步日部”,由于后來寫成漢字,就成了“普耳”(當時“耳”無三點水)。普洱一詞首見于此。
明代萬歷年間謝肇淛在其著《滇略》中,提到“普茶”(即普洱茶)這個詞,該書曰:“士庶所用,皆普茶也,蒸而成團”。這是“普茶”一詞首次見諸文字。明代李時珍著《本草綱目》中亦有“普洱茶出云南普洱”的記載。
明朝,茶馬市場在云南興起,來往穿梭云南與西藏之間的馬幫如織。在茶道的沿途上,聚集而形成許多城市。以普洱府為中心點,透過了古茶道和茶馬大道極頻繁的東西交通往來,進行著龐大的茶馬交易。
清朝阮?!镀斩栌洝罚骸捌斩艑巽y生府。則西蕃之用普洱,已自唐時。”清道光《普洱府志》“六茶山遺器”載,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,普洱府境內(nèi)就已種茶。清人檀萃在《滇海虞衡志》中有載:“普茶名重于天下,出普洱所屬六茶山……入山作茶者數(shù)十萬人”。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屬思茅廳界內(nèi)。普洱府思茅廳是當時茶葉貿(mào)易的集散地,六大茶山的茶葉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,經(jīng)過帆工精制后,運銷國內(nèi)外,故稱普洱茶。普洱茶是清代云南進貢朝廷的貢品,雍正年間以來,向皇帝進貢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辦的。
由于中國近代戰(zhàn)亂頻繁,云南茶葉全面萎縮,到新中國建立前夕,產(chǎn)量降到了5萬擔,商品量僅2萬擔。
新中國誕生后,云南茶葉獲得了新生。1998年產(chǎn)量達155萬擔,出口20多萬擔,創(chuàng)匯2250萬美元,創(chuàng)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輝煌,茶類由1950年的單一曬青發(fā)展到炒青綠茶、工夫紅茶、ctc紅碎茶、普洱茶、花茶、速溶茶、名特優(yōu)茶、藝術(shù)品茶等。2003年3月云南省標準計量局于公布普洱茶的定義:“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區(qū)域內(nèi)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,經(jīng)過后發(fā)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”。2008年5月13日國家質(zhì)檢總局以總局2008年第60號公告批準普洱茶實施地理標志產(chǎn)品保護, 國家標準也由國家質(zhì)檢總局、國家標準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準發(fā)布公告2008年第10號(總第123號)批準發(fā)布,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