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紅帶餅普洱
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初,出現(xiàn)了一種黃色茶字的普洱茶品,被稱為“黃印圓茶”。這種黃印圓茶數(shù)量不多,而且根據(jù)餅身大小分為“大黃印”和“小黃印”。黃印圓茶是茶廠為了促銷茶品、增加商品流通所制造的普洱茶品,是現(xiàn)今七子普洱餅茶的前身,也是“現(xiàn)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”中茶黃印被稱為“現(xiàn)代拼配茶青的普洱茶品始祖”,其內(nèi)飛為“八中茶”商標,外包裝紙正中印“八中茶”商標,且“茶”字為黃色,商標上方為“中國茶葉公司云南省公司”(繁體字),商標下方為“中茶牌圓茶”(繁體字)。
2. 云南普洱七子餅紅絲帶
內(nèi)飛是嵌入茶中的一張矩形棉紙,上面印刷有茶葉商標,生產(chǎn)廠商等信息,餅、沱、磚和方茶中都有埋內(nèi)飛的做法。一般是用少量茶葉覆蓋固定,露出大部分票面以方便辨認。內(nèi)飛的內(nèi)票最大區(qū)別,是內(nèi)票在餅表面,內(nèi)飛嵌入茶中。
因為內(nèi)飛通常是在壓制時,直接被壓進餅里的,完全不會脫落,更換難度比較大;而且都有形式各異的紙質、油墨、字體和版式等等,偽造難度也比較大,所以是很好的辨識標志,被很多人稱為“鑒定普洱的終極手段”。
上個世紀70年代左右,“中茶牌圓茶”,正式改名為“云南七子餅茶”。新品牌采用黃印的包裝紙和內(nèi)飛,同時加印了英文,以表示走向國際,同時為了能讓消費者明確區(qū)別開兩者,還在餅面上新加了紅絲帶,作為其獨特標識。
隨著時代進步和產(chǎn)業(yè)興起,使用外包裝紙來作為保護的認知,才逐漸被普及,在之后的變遷中,棉紙材質和印刷樣式也在不斷地發(fā)生著變化,目前不同廠家的外包裝紙,已經(jīng)形成了差異化。
3. 紅帶餅普洱貢茶
中茶紅印圓茶是中茶的明星產(chǎn)品,受到廣大茶友的追捧和喜愛。
紅印圓茶又稱現(xiàn)代普洱貢茶,始制于1940年范和鈞創(chuàng)辦佛海茶廠之時。其餅茶內(nèi)正均為紅色印記,且茶餅的外紙正面都印著“八中茶”中茶公司標志。
第一餅紅印普洱圓茶,1940年在佛海茶廠臨時廠房出廠,直到1950年代末期,勐海茶廠陸續(xù)還在制造生產(chǎn)。經(jīng)過了20年,跨過了兩個政治時代,從佛海茶廠到了勐海茶廠,繼續(xù)壓制,形成紅印圓茶生世撲朔。然而紅這一顏色,在20世紀50年代,屬于特別敏感色彩,這也為紅印普洱圓茶增加時代色彩。
紅印普洱圓茶除了其身世價值外,茶品品質亦屬現(xiàn)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。茶菁肥碩,條索飽滿,顏色粟紅,茶面油光、茶湯透紅及葉底柔軟新鮮,厚釅有蘭香或野生樟香味,是勐海茶廠得以在現(xiàn)代普洱茶史上的依據(jù)之一。
市面上有的商人看見紅印茶品有利可圖,假貨贗品接連推上市,真假難辨。真的紅印普洱圓茶除了上述滋味外,其版面的八中茶正完全埋在茶餅中央,是舊式壓模制造,使用古老制作工藝,無不是臍臼圓型餅茶。
另外紅印普洱圓茶可分為“早期紅印”和“后期紅印”,就是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的產(chǎn)品。早期、后期茶餅的確確年代已無法明確肯定,只能從品飲、茶餅和外包紙字體來識別出。
中茶公司茶餅外包紙,在那個時代是用木刻版畫印刷,八中茶標記木模,由早期使用到了后期開始時,版畫字體已經(jīng)起毛邊;后面經(jīng)過修改,修版后字體筆畫變細,而且留下了刀痕;另外也從八中茶標志中間的茶字明顯看出,早期的字體筆畫粗大,后期的比較細小且有刀痕。外包裝上,早期紅印筒包的竹箬比較粗老、厚硬、顧色深;而后期紅印的比較細嫩、薄且顏色淺淡…
4. 普洱茶餅紅絲帶
7522是紅大益版面的茶品中最出色的,煙香融水,層次豐富,進入了中期陳化的加速階段,未來可期。因而2020年將其送至中貿(mào)圣佳拍賣時,命名為紅大益茶王。
7522”的定制者是許富乾,他曾經(jīng)供職于廣東省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。7522的原料是賀開、班章、老班章的大樹茶和少量景谷大樹茶拼配而成。成品的標志是“溶于茶湯的煙香”。餅形規(guī)整、緊壓度適中,壓有紅絲帶為記,干聞茶餅透出的香氣干爽,有山野活力。
再加上“改制前最后一款定制茶”的名號,既沿襲了勐海茶廠的傳統(tǒng)工藝,又有創(chuàng)新的配方,所以7522想不火也不行,未來前途一片光明。
5. 普洱紅茶餅圖片大全
紅印普洱圓茶好。
中茶普洱茶有紅印、黃印、綠印、藍印,其中紅印圓茶又稱現(xiàn)代普洱貢茶,始制于1940年范和鈞創(chuàng)辦佛海茶廠之時。其餅茶內(nèi)正均為紅色印記,且茶餅的外紙正面都印著“八中茶”中茶公司標志。在八個“中”字組成的圓圈內(nèi),有一紅色“茶”字。在中茶公司所產(chǎn)的普洱茶品中,而冠以“八中茶”標志者且又“茶”字為紅色者,只有紅印普洱圓茶和紅印云南沱茶,是空前絕后的。
紅印普洱圓茶除了其身世價值外,茶品品質亦屬現(xiàn)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。
除了茶菁肥碩,條索飽滿,顏色粟紅,茶面油光、茶湯透紅及葉底柔軟新鮮等品質外,其中茶內(nèi)正完全埋在茶餅中央,是舊式壓模制造,使用古老制作工藝制作的。
6. 普洱的茶餅
七子餅茶其實就是普洱茶的一種,之所以叫七子餅是因為普洱茶在清朝被作為貢品上貢朝廷,為了便于運輸和統(tǒng)一規(guī)格故做成餅狀,并規(guī)定一餅重量為357克,七個餅為一提,十二題為一只,一只的重量就約為30千克。以此來作為普洱茶的特有身份證,這樣普洱茶就有了自己的身份標志。因為是七個餅為一提所以就稱七子餅啦。在云南口碑好的普洱茶品牌有大益、龍潤。外地游客一般都買這兩個牌子,有質量保證。
7. 紅帶餅普洱茶
能喝。只不過味道與回味相對差一點。
俗話說,物有所值,一分錢一分貨。價錢相對便宜的茶葉,沖出的色度,沒有那么深,不排除一些較便宜的茶葉,如大紅袍,沖泡的茶色深是太深,如老抽一樣。但喝起來的味道,淡如無味,飄出的茶香,也沒有。如相對價錢比較高的茶葉,開水一泡,茶香就飄出來了,茶的色澤,不濃不淡,入口甘醇,回味無窮,飲后清甘還留在喉嚨里,妙。
8. 云南普洱餅
8年生普算不算老茶?八年的普洱算收藏的。普洱茶不管生茶熟茶,都是越陳越香,特別是對于熟茶來說每隔一年口感都不一樣,被茶界譽為“可以喝的老古董”。
普洱茶一般都是喝舊藏新,每一年一個小轉化,每三年一個大轉化,三年以上的就有收藏價值了,八年的普洱已經(jīng)進入轉化可以喝了,也可以進入收藏了。
9. 普洱龍鳳餅
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原因:
第一,歷史原因。
我們先站在歷史縱深的角度回頭看。
在明初朱元璋改餅茶為散茶之前,我國茶葉的主流形式就是餅茶,即團餅。
以現(xiàn)代工藝視角來看,流行于唐宋時期的龍鳳團餅實際上與現(xiàn)代蒸青緊壓工藝類似。主要區(qū)別在于前者沒有殺青,后者需要殺青。
所以,茶葉壓制成餅,自古有之,且曾經(jīng)是主流。
加之,古代交通不便、通訊落后,導致地區(qū)之間的互聯(lián)互通并不順暢。茶葉在流轉過程中,往往在路上耽擱時間太長。
如此,茶葉如何跑贏遙遠的路途,實現(xiàn)保質增效,就是人們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。
而壓制成餅狀,不僅方便攜帶,便于長途運輸,也有利于保護茶葉內(nèi)質不會過早發(fā)生氧化變質。
以往,普洱茶作為邊銷貿(mào)易茶,大批量運往大西北的歷史就非常典型地說明了這點。
第二,茶葉更加美觀,便于規(guī)范管理。
餅狀,一般是標準的圓形,后又稱“七子餅”。這是目前國家明確規(guī)定產(chǎn)品外形、重量、包裝規(guī)格的唯一一種茶品。
乾隆皇帝曾經(jīng)御筆一揮,寫下"圓如三秋皓月,香于九畹之蘭"的贊譽之詞。說明茶葉壓制成餅不僅茶葉美觀,而且寓意吉祥。
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意境下,凡事追求圓滿,月圓人圓,此是大吉大利。
此外,標準的普洱茶餅,一般每片餅直徑20厘米,中心厚度2.5厘米,邊緣厚度1厘米,凈重357克(古制約7.14兩)。而且,傳統(tǒng)包裝中,一提也只放七餅。
據(jù)說,以往茶馬互市的時候,當?shù)毓芾聿块T經(jīng)過詳細計算,得出了每匹馬的最佳馱茶量為兩件,便于規(guī)范管理,收取稅收。
第三,便于長期儲存、收藏。
首先,壓制成餅狀后,最直觀的就是大幅度減少了茶葉儲存空間,能有效提高了茶倉的利用率,降低藏茶成本。
再者,茶體內(nèi)部空間經(jīng)壓制,變得緊密,形成了自身獨特的“小氣候”,茶體內(nèi)部溫度、濕度比較恒定,有利于茶葉品質的恒定及長期儲存。
此外,在長期的儲存中,因茶葉自身的緩慢氧化,加上緊密空間適合多酚類物質的酶促氧化、微生物互相作用,使得茶葉更加醇化,形成一個品質再造的升級過程。
10. 普洱紅絲帶中茶
我爸就有買中茶70周年紀念茶,茶葉上市后就迫不及待的入手了。拿來喝感覺非常不錯,很濃郁的菌花香,口感比較醇厚,不論是香氣還是口感,都很讓人驚喜,而且它還很耐泡,泡個十幾泡不是問題。我爸平常喜歡用這個茶來待客,還蠻適合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