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雨天品茶、撫琴”的詩詞有:
一、琴茶【唐】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動內(nèi),陶陶任性一生間。自拋官后春多醉,不讀書來老更閑。琴里知聞唯淥水,茶中故舊是蒙山。窮通行止長相伴,誰道吾今無往還?
二、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【唐】靈一野泉煙火白云間,坐飲香茶愛此山。巖下維舟不忍去,青溪流水暮潺潺。
三、郊居即事【唐】賈島住此園林久,其如未是家。葉書傳野意,檐溜煮胡茶。雨后逢行鷺,更深聽遠蛙。自然還往里,多是愛煙霞。
四、《茶賦》晉·杜育靈山惟岳,奇產(chǎn)所鐘。厥生荈草,彌谷被崗。承豐壤之滋潤,受甘霖之霄降。月惟初秋,農(nóng)功少休,結(jié)偶同旅,是采是求。水則岷方之注,挹彼清流;器擇陶簡,出自東隅;酌之以匏,取式公劉。惟茲初成,沫成華浮,煥如積雪,曄若春敷。
五、《茶詩》五代晉·鄭邀嫩芽香且靈,吾謂草中英。夜臼和煙搗,寒爐對雪烹。惟憂碧粉散,常見綠花生。最是堪珍重,能令睡思清。
1.與茶葉有關(guān)的詩句和散文 《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》[唐]李白
嘗聞玉泉山,山洞多乳窟。仙鼠白如鴉,倒懸清溪月。茗生此中石,玉泉流不歇。
根柯灑芳津,采服潤肌骨。叢老卷綠葉,枝枝相接連。曝成仙人掌,以拍洪崖肩。
舉世未見之,其名定誰傳。宗英乃禪伯,投贈有佳篇。清鏡燭無鹽,顧慚西子妍。
朝坐有余興,長吟播諸天。
《藍素軒遺茶謝之》明.邱云霄
御茶園里春常早,辟谷年來喜獨嘗。筆陣戰(zhàn)酣青疊甲,騷壇雄助錄沉槍。
波驚魚眼聽濤細,煙暖鴟罌坐月長。欲訪踏歌云外客,注烹仙掌露華香。
《詠 茶》宋?蘇軾
武夷溪邊粟粒芽,前丁后蔡相寵加。爭新買寵各出意,今年斗品充貢茶。吾君所乏豈此物,致養(yǎng)口體何陋耶?洛陽相君忠孝家,可憐亦進姚黃花。
《武夷茶》清.陸廷燦
桑苧家傳舊有經(jīng),彈琴喜傍武夷君。輕濤松下烹溪月,含露梅邊煮嶺云。
醒睡功資宵判牘,清神雅助畫論文。春雷催茁仙巖筍,雀尖龍團取次分。
《嘗云芝茶》[元] 劉秉忠
鐵色皴皮帶老霜,含英咀美入詩腸。舌根未得天真味,算觀先通圣妙香。
海上精華難品第,江南草木屬尋常。待將膚腠侵微汗,毛骨生風六月涼。
《對茶》[唐] 孫淑
小閣烹香茗,疏簾下玉溝。燈光翻出鼎,釵影倒沉甌。
婢捧消春困,親嘗散暮愁。吟詩因坐久,月轉(zhuǎn)晚妝樓。
《尚書惠蠟面茶》[唐] 徐寅
武夷春暖月初圓,采摘新芽獻地仙。飛鵲印成香蠟片,啼猿溪走木蘭船。
金槽和碾沉香末,冰碗輕涵翠縷煙。分贈恩深知最異,晚鐺宜煮北山泉。
《雪煎茶》[元] 謝宗可
夜掃寒英煮綠塵,松風入鼎更清新。月圓影落銀河水,云腳香融玉樹春。
陸井有泉應近俗,陶家無酒未為貧。詩脾奪盡豐年瑞,分付蓬萊頂上人。
《茶》[宋] 林逋
石碾輕飛瑟瑟塵,乳香烹出建溪春。
世間絕品人難識,閑對茶經(jīng)憶古人。
《嬌女詩》左思
吾家有嬌女,皎皎頗白晰。小字為紈素,口齒自清歷。有姐字惠芳,眉目粲如畫。弛鶩翔園林,果下皆生摘。貪華風雨中,倏忽數(shù)百適。心為茶劇,吹噓對鼎。
《嘗茶》[唐] 劉禹錫
生怕芳叢鷹嘴芽,老郎封寄謫仙家。
今宵更有湘江月,照出霏霏滿碗花。
《峽中嘗茶》[唐] 鄭谷
簇簇新英摘露光,小江園里火煎嘗。吳僧漫說鴉山好,蜀叟休夸鳥嘴香。
合座半甌輕泛綠,開緘數(shù)片淺含黃。鹿門病家不歸去,酒渴更知春味長。
2.與茶有關(guān)的散文詩或現(xiàn)代詩 茶道對于中國人來講并不陌生,而且在中國歷代歷史上關(guān)于茶的古詩比比皆是,現(xiàn)代人寫茶的散文名句也屢見不鮮,舉例如下: 一、關(guān)于茶的古詩; 濟入茶水行方便;悟道庵門洗俗塵。
(周杏村) 閑是閑非休要管,渴飲清泉悶煮茶。 (選自《金瓶梅》) 風流茶說合,灑是色媒人。
(選自《金瓶梅》) 春風解惱詩人鼻,非葉非花自是香。 (楊萬里) 潞公煎茶學西蜀,定州花瓷琢紅玉。
(蘇軾) 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。 (杜耒) 磨成不敢付僮仆,自看雪湯生璣珠。
(蘇軾) 坐客皆可人,鼎器手自潔。 (蘇軾) 蜀土茶稱圣,蒙山味獨珍。
(文同) 何須魏帝一丸藥,且盡盧仝大碗茶。 (蘇軾) 青燈耿窗戶,設(shè)茗聽雪落。
(陸游) 茶映盞毫新乳上,琴橫薦石細泉鳴。 (陸游) 寒澗挹泉供試墨,墮巢篝火吹煎茶。
(陸游) 更作茶甌清絕夢,小窗橫幅畫江南。 (陸游) 長安酒價減千萬,成都藥市無光輝。
(范仲淹) 銀瓶瀉油浮蟻酒,紫碗鋪粟盤龍茶。 (蘇軾) 春煙寺院敲茶鼓,夕照樓臺卓酒旗。
(林逋) 茶鼓適敲靈鷲院,夕陽欲壓赭圻城。 (陳選) 寒泉自換菖蒲水,活火閑煎橄欖茶。
(陸游) 黃金碾畔綠塵飛,碧玉甌中翠濤起。 (范仲淹) 小石冷泉留翠味,紫泥新品泛春華。
(梅堯臣) 樣疊魚鱗碎,香分雀舌鮮。 (佚名) 綠甲蟬膏泛,紅丁蟹眼遮。
(佚名) 舌本芳頻漱,頭綱味最佳。 (佚名) 瀹泉嘗玉茗,潑乳試金甌。
(佚名) 茶甘酒美汲雙井,魚肥稻香派百泉。 (黃庭堅)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,郁郁黃花無非般若。
(佚名 兼然幽興處,院里滿茶煙。 (佚名) 吟詩不厭搗香茗,乘興偏宜聽雅彈。
(佚名) 茶香高山云霧質(zhì),水甜幽泉霜當魂。 (佚名) 心隨流水去,身與風云閑。
(佚名) 茶鼎夜烹千古雪,花影晨動九天風。 (黃鎮(zhèn)成) 欲試點茶三味手,上山親汲云間泉。
(韓奕) 入社陶公寧止灑,品泉陸子解煎茶。 (韓奕) 玉杵和云春素月,金刀帶雨剪黃芽。
(耶律楚材) 舌底朝朝茶味,眼前處處詩題。 (張可久) 詩床竹雨涼,茶鼎松風細。
(張可久) 乘興詩人棹,新烹學士茶。 (張可久) 媚春光草草花花,惹風聲盼盼茶茶。
(張可久) 汲來江水烹新茗,買盡青山當畫屏。 (鄭板橋鎮(zhèn)江焦山吸江樓) 花箋茗碗香千載,云影波光一樓。
(何紹基) 一甌解卻山中醉,便覺身輕欲上天。 (崔道融) 味為甘露勝醍醐,服之頓覺沉疴蘇。
(葛長庚) 掃來竹葉烹茶葉,劈碎松根煮菜根。 (鄭板橋四川青城山天師洞聯(lián)) 國不可一日無君,君不可一日無茶。
(乾隆與大臣聯(lián)) 竹露松鳳蕉雨,茶煙琴韻書聲。 (張鰲) 坐,請坐,請上坐,茶,敬茶,敬香茶。
(鄭板橋) 烹調(diào)味盡東南美,最是工夫茶與湯。 (冼玉清) 試院煎茶并飲甘泉一勺水,仙潭分竹常平苦海萬重波。
(王師儉) 潤畦舒茶甲,曖樹拆花***。 (黃遵憲) 、 揀茶為款同心友,筑室因藏善本書。
(張延濟) 白菜青鹽糝子飯,瓦壺天水菊花茶。 (鄭板橋) 墨蘭數(shù)枝宣德紙,苦茗一杯成人窯。
(鄭板橋) 楚尾吳頭,一片青山入座;淮南江北,半潭秋水烹茶。(鄭板橋) 山光撲面因朝雨,江水回頭為晚潮。
(鄭板橋) 雷文古泉八九個日鑄新茶三兩甌。 (鄭板橋) 二、關(guān)于茶的散文名句: 1、“茶”字拆開是人在草木間,是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2、茶和禪都是一個味道,是回歸熬天真、單純、沒有分別的狀態(tài)。 3、一天身心柔軟、寧靜、從容,疏朗,就是因為你早上喝了一杯沏著陽光的茶。
4、我們品出的茶和牛、羊吃的草有什么不同?無非是加了心情。 5、如果人生如茶,煎熬就變成了一種成就。
―--以上出自《林清玄、于丹、五星夜話》 6、蘇東坡作詠茶散文之《葉嘉傳》,將“嘉”一字擬人化:“風味恬淡,清白可愛”,“容貌如鐵,資質(zhì)剛勁”。創(chuàng)造了一位翩翩君子的形象。
從此,“葉嘉”成為茶的別稱。---鄭云云《貯月分江看茶煙-茶散文隨談》 7、喝好茶,是要用蓋碗的,于是用蓋碗。
果然,泡了之后,色清而味甘,微香而小苦,確是好茶葉。但這是須靜坐無為的時候的。
8、有好茶喝,會喝好茶,是一種“清?!薄?--以上出自 魯迅《喝茶》 9、巴蕾J.M.Barrie在他的“可敬的克萊登”中所說的話:“生命好像茶一樣,你越是深深地喝下去,你便越快要看到那杯底的柵子的了?!?/p>
3.與茶有關(guān)的散文詩或現(xiàn)代詩 中國茶
佚名
集天地之正氣
納日月之精華
濡潤你綠色的靈魂
淡淡然有謙謙君子之風
在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度里
穿越歷史的重幕
延展你綿綿不息的生命
透過悠悠清香
將虔誠超度
水的撫摸
舒展你亮麗的本色
在沉浮間讓生命綠意盎然
絲絲清冽
種種風致
綿綿不絕…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找作業(yè)能看見同學也算猿糞了- -
4.關(guān)于茶文化的詩句 1、無由持一碗,寄與愛茶人。――白居易《山泉煎茶有懷》
譯: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,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。
2、此物清高世莫知,世人飲酒多自欺。――皎然《飲茶歌誚崔石使君》
譯: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,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。
3、鳳舞團團餅。恨分破、教孤令。金渠體凈,只輪慢碾,玉塵光瑩。――黃庭堅《品令?茶詞》
譯: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。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,鳳凰各分南北,孤孤零零。
4、尊俎風流戰(zhàn)勝,降春睡、開拓愁邊。纖纖捧,研膏淺乳,金縷鷓鴣斑。――黃庭堅《滿庭芳?茶》
譯:這茶又能戰(zhàn)勝酒醉風流,解除春天的睡衣,清神醒腦,排憂解愁。纖纖玉指,研茶沏水,捧精美茶盞,茶盞繡著金邊,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。
5、孰知茶道全爾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――皎然《飲茶歌誚崔石使君》
譯:誰能知飲茶可得道,得到道的全而真?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。
6、孰知茶道全爾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――皎然《飲茶歌誚崔石使君》
譯:誰能知飲茶可得道,得到道的全而真?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。
7、其人視端容寂,若聽茶聲然。――魏學ァ逗酥奐恰
譯:神色平靜,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。
8、酒闌更喜團茶苦,夢斷偏宜瑞腦香。――李清照《鷓鴣天?寒日蕭蕭上瑣窗》
譯: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,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。
9、被酒莫驚春睡重,賭書消得潑茶香,當時只道是尋常。――納蘭性德《浣溪沙?誰念西風獨自涼》
譯:酒后小睡,春日好景正長,閨中賭賽,衣襟滿帶茶香,昔日平常往事,已不能如愿以償。
10、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。――杜耒《寒夜》
譯:冬天的夜晚,來了客人,用茶當酒,吩咐小童煮茗,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,水在壺里沸騰著,屋子里暖烘烘的。
5.有關(guān)茶的散文 原發(fā)布者:李鵬亞
飲茶散文
【篇一:飲茶散文】
喝茶,不是一種時髦,而是一種態(tài)度。她雖清湯寡水,卻需飲茶者心靜平和。
陽春三月,一兩好友,一盞酒精燈,一頂玻璃壺?;鹈鐮N燦,壺嘴白煙飄然,一枚枚茶葉翻飛。湯清,味甘,一如,茶淡情真兩相宜。
喝茶不僅是喝茶,茶越喝越清醒,話越聊越深。茶一壺壺泡,話一句句說。你來我往,碰撞得思想之火花四射?;蚰阌袑ι畹睦Щ螅矣袑ι畹?;或你有對目標的指定,我有對工作的新見;或你有對家庭的心聲,我有對育兒的新理念。李白說:今日放歌需縱酒來表達他的舒暢,而我們只需一壺,一茗,一清心。
茶,淡淡傾心;友情,淡淡長情。
【篇二:飲茶散文】
一個水與樹葉的,結(jié)局是茶。水是純的,葉子也是單純的,當它們相遇,就是所有的故事與話題。因為它我們朋友相聚,沒有話題變成話題,一個水與葉子的伸延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風格雖好可總感覺少了些什么,畢竟我們還有人情不是?葉子改變了水的清純,水也給了葉子的舒展與釋放,沒有說誰是最好的或者誰不好的,朋友也是如此,沒有說那個是真心的或者虛偽的,人總要還是有自己個性的角落,過多的計較朋友就不再是朋友。聊著話題,也許無關(guān)緊要,也許直白如水,但我們一起就是那張葉子。在擁擠的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也慢慢地喜歡上了喝茶,尤其喜歡喝普洱和紅茶。閑暇時,常沏一杯,看著茶葉在沸水的澆灌下浮騰跳躍,水慢慢變得澄澈嫣紅時,內(nèi)心總涌動著一種愉悅感。
6.有關(guān)茶的散文 簡o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臺灣女散文家,她的散文特點是空靈,古典氣質(zhì)濃厚,相信這篇你也會喜歡。
《下午茶》 作者:簡o依舊眷戀獨處,在市中心的九樓,常常把百葉窗拉密,用與世隔絕的手勢,回到自己,裸足下田,在稿紙上。 我翻閱《茶經(jīng)》,想像陸羽的面貌,到底什么樣的感動讓他寫下中國第一本有系統(tǒng)地介紹茶藝的書?因為喜歡喝茶?還是在品茗之中體會茶汁緩緩沿喉而下,與血肉之軀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?飲茶需要布局,但飲后的回甘,卻又破格,多么像人生。
同一個杯、同一種茶、同一式泡法,飲在不同的喉里,冷暖濃淡自知,完全是心證功夫。有人喝茶是在喝一套精制而考究的手藝;有人握杯聞香,交遞清濁之氣;有人見杯即干,不事進德修業(yè)專愛消化排泄;有人隨興,水是好水、壺是好壺、茶是好茶。
大化浪浪,半睡半醒,茶之一字,諸子百家都可以注解。 我終究不似陸羽的喝法。
我化成眾生的喉嚨,喝茶。 當然,也不如李白、東坡才情,焚香小坐,靜氣品茗,給茶取個響亮的名字:“仙人掌茶”、“月兔茶”,滿座皆嘆服好茶好名姓。
誰曉得二位高士安什么心?仙人掌嘴、月兔杵臼,我倒覺得嘻怒笑罵! 所以,既然“下午”喝茶,且把手藝拆穿、杯壺錯亂,道可道非常道,至少不是我的道。我只要一剎那的喉韻,無道一身輕。
喜歡讀茶名,甚于賞壺。茶樹管它長成什么樣其實都是枝枝葉葉,本來無名無姓。
人替它取了名,是擬人化了。不管名字背后代表它的出身、制造過程,抑或沖泡時的香味,總是人的自作多情。
反正,人就是霸道,喜歡用建構(gòu)社會解釋生命的一套邏輯轉(zhuǎn)嫁在茶身上,必要時還要改良品種。所以,茶也有尊卑高低了。
我既然寫茶,自然無法避免使用現(xiàn)有的茶名,這是基礎(chǔ)語言。但我純粹想像,用舊軀殼裝新靈魂。
幾乎天天喝茶,通常一杯從早到晚只添水不換茶葉,所以濃冽是早晨,清香已到了中午,淡如白水合該熄燈就寢。喝茶順道看杯中茶,蜷縮是嬰兒,收放自如到了豆蔻年華,肥碩即是陽壽將近。
一撮葉,每天看到一生??淳昧?,說心花怒放也可以,說不動聲色亦可。
平日逛街,看到茶店總會溜進去,平白叫幾個生張熟魏的茶名也很過癮。很少不買的,買回來首先獨品。
烏龍茶好比高人,喝一口即能指點迷津。花茶非常精靈,可惜少了雍容氣度。
冰的檸檬紅茶有點志不同道不合,可夏日炎炎,它是個好人。白毫烏龍耐品,像溫厚而睿智的老者。
加味茶里,薄荷最是天真可愛,月桂有點城府,玫瑰妖嬈,英國皇家紅茶,恕我直言,鍍金皇冠。 還是愛喝中國的茶,情感特別體貼。
鐵觀音外剛內(nèi)柔,佛手喝來春暖花開。柚茶苦口婆心。
至于陳年普洱,好比走進王謝堂內(nèi),蛛網(wǎng)恢恢疏而不漏。龍須茶,真像圣旨駕到,五臟六腑統(tǒng)統(tǒng)下跪。
喝茶也會“茶醉”。在朋友的茶莊,說是上好烏龍,到了第七泡,喉鼻暢通,滿腔清香,竟會醺醺然,走路好像誤入仙人花苑,可見“七碗歌”絕非子虛烏有。
既然茶不挑嘴,嘴不挑茶,有些滋味就寫入文章。不見得真有其人其事,只不過從茶味中得著一點靈犀,與我內(nèi)心版圖上的人物一一印合,我在替舌尖的滋味找人的面目,而已。
這樣的寫法,也可以說看不出跟茶有什么瓜葛!話說回來,這是我的喝法,有何不可呢?況且,真正讓我感興趣的,不是茶的制造或茶藝,是茶味。 茶不能缺少壺,猶如下弈不能無棋。
原先也打算玩壺,一來兩手沒空,二來玩不起。溜到茶店門口,隔著玻璃監(jiān)獄給壺探監(jiān);要不,上好友家,搬把凳子,打開柜子,把他收購的壺挪到桌上,研究研究。
老實說,不親。他的壺子壺孫,有的是人家養(yǎng)亮了,出個價買的,有的新繩系新壺,壺底的標價未撕恰恰好黏住了“宜興”。
包袱、樹干、葵花、小壺……都是名家后裔,可是新手新泥少了點心血味。其實,捏壺的癡法與收壺的癡法相同,據(jù)說愛壺人“相”到一把好壺,因故不能耳須廝磨,那種心痛好比與愛人訣別,十分悲壯。
我那朋友是屬于沿路娶妾的,我是布衣白丁不為情困,專愛眉來眼去。 所以,文章里的茶具都是器而不器。
或許,深諳茶道的高手將視我為大逆不道,合該拖出去斬首示眾。刀下留不留人在他,我是這么想:比方下棋吧,會擺譜布局的,盡管將帥相逢、兵卒廝殺;兒童比弈,沒這規(guī)矩,疊棋子比高低。
我的飲水生涯乏善可陳,但是樂在其中。這些年,看到好碗好杯好碟好價錢,霸著柜臺就娶了,也不算收藏,八字沒一撇,只是尋常布衣,一見鐘情而已。
買來也不會奉為上賓,破的破、碎的碎,插花、彈灰、養(yǎng)石頭,各適其性。這么一路玩下來,有些輕微的幸福就出現(xiàn)了。
雖是杯什器皿,與我脾性相切,用起來如見故友,缺角漏水,我不嫌它,核價高低那是店面的事,用不著標在生活上。茶水生涯亦如此,好茶、劣茶怎么分呢?喝好茶、喝劣茶怎么說呢?前人茶書中備注了,凡有惡客、大宴、為人事所迫時不宜沏茶,會糟蹋佳茗清心;這話有道理,所以袋茶是最好的逐客令,一杯水打死客人,言外之意是,茶喝完了您請回。
若是薄云小雨天氣,窗外竹樹煙翠,花含苞、人悠閑,案頭小燈晶瑩,此時凈手沏茶,就算粗茶配了個缺角杯,飲來,也格外耳聰目明。 所謂佳茗,在我。
7.有哪些以“茶”為名的散文或者詩 1、唐?白居易 《琴茶》 兀兀寄形群動內(nèi),陶陶任性一生間。
自拋官后春多夢,不讀書來老更閑。琴里知聞唯淥水,茶中故舊是蒙山。
窮通行止常相伴,難道吾今無往還? 2、唐?皎然 《飲茶歌誚崔石使君》 越人遺我剡溪茗,采得金牙爨金鼎。素瓷雪色縹沫香,何似諸仙瓊?cè)餄{。
一飲滌昏寐,情來朗爽滿天地。 再飲清我神,忽如飛雨灑輕塵。
三飲便得道,何須苦心破煩惱。此物清高世莫知,世人飲酒多自欺。
愁看畢卓甕間夜,笑向陶潛籬下時。崔侯啜之意不已,狂歌一曲驚人耳。
孰知茶道全爾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 3、宋?黃庭堅 《品令?茶詞》 鳳舞團團餅。
恨分破、教孤令。金渠體凈,只輪慢碾,玉塵光瑩。
湯響松風,早減了、二分酒病。 味濃香永。
醉鄉(xiāng)路、成佳境。恰如燈下,故人萬里,歸來對影。
口不能言,心下快活自省。 4、宋?楊萬里 《桑茶坑道中》 晴明風日雨干時,草滿花堤水滿溪。
童子柳陰眠正著,一牛吃過柳陰西。 5、唐?白居易 《山泉煎茶有懷》 坐酌泠泠水,看煎瑟瑟塵。
無由持一碗,寄與愛茶人。 如何賞析楊萬里《桑茶坑道中》? 此詩寫的是桑茶道中所見的兒童牧牛情景,展現(xiàn)了夏日江南田野水邊的景色。
此詩詩中有畫,意韻悠長。詩人擷取春末夏初田園憩息的小景,以作畫法表現(xiàn)人與自然的和諧。
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面,畫面之間又是相互聯(lián)系著。遠景寫意,著色粗放淋漓;近景寫人,工筆勾勒,細致入微。
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,由濕而干,溪水由淺而滿,花草于風中搖曳,大自然充滿了生機的律“動”;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閑的“靜”,加上第四句“一牛吃過柳陰西”的時動時靜,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。
姓 名:
聯(lián)系電話:
留言備注:
我要留言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
已有 1826 企業(yè)通過我們找到了合作項目